非接觸式位移傳感器和接觸式位移傳感器在工作原理、性能特點、應用場景等方面存在諸多區(qū)別,具體如下:
-
非接觸式位移傳感器:利用光學、電磁、超聲波等原理,無需與被測物體直接接觸就能檢測其位移。例如,光電式位移傳感器通過檢測光信號的變化來測量位移,激光位移傳感器利用激光反射測量距離變化;電感式接近傳感器利用交變磁場在被測物體中產生渦流,進而引起傳感器電感量變化來檢測位移;超聲波位移傳感器通過發(fā)射和接收超聲波信號,根據時間差計算出與被測物體的距離變化,從而得到位移信息。
-
接觸式位移傳感器:通過與被測物體直接接觸,將物體的位移轉化為傳感器內部元件的機械變形或物理量變化,進而測量位移。如電阻式位移傳感器,通過滑動觸點與電阻元件接觸,隨物體位移改變電阻值;電容式位移傳感器通過接觸使極板間的距離、面積或介電常數變化,導致電容值改變來測量位移。
-
非接觸式位移傳感器
-
優(yōu)點:對被測物體無磨損,不會因接觸而影響被測物體的運動狀態(tài)和性能;測量精度高,尤其適用于微小位移測量;響應速度快,能夠實時跟蹤被測物體的快速位移變化;適應惡劣環(huán)境能力強,如灰塵、油污、潮濕等環(huán)境對其測量精度影響較小。
-
缺點:價格相對較高;測量范圍可能受限,一些高精度的非接觸式傳感器測量范圍較窄;對被測物體的表面特性和環(huán)境光線等條件有一定要求,例如,被測物體表面的反射率、粗糙度等會影響光電式傳感器的測量精度,強光環(huán)境可能干擾其信號檢測。
-
接觸式位移傳感器
-
優(yōu)點:結構相對簡單,成本較低;測量范圍較大,可根據實際需求選擇不同規(guī)格的傳感器;對被測物體的表面特性和環(huán)境光線等條件要求較低,在一些較為惡劣的工業(yè)環(huán)境中也能穩(wěn)定工作。
-
缺點:由于與被測物體接觸,會對被測物體產生一定的摩擦力,可能影響被測物體的運動精度,尤其是在高精度測量中;長期使用后,接觸部件容易磨損,導致測量精度下降,需要定期維護和更換;響應速度相對較慢,不適用于快速動態(tài)位移測量。
-
非接觸式位移傳感器:常用于對測量精度要求高、被測物體運動速度快、不允許接觸被測物體或被測環(huán)境較為惡劣的場合。例如,半導體制造中的光刻設備,需要精確控制光刻頭的位移,采用激光干涉式等非接觸式位移傳感器;在汽車安全氣囊的觸發(fā)系統中,利用加速度傳感器(一種非接觸式位移傳感器的衍生應用)來檢測車輛碰撞時的加速度變化,進而觸發(fā)氣囊;在航空航天領域,對飛行器的結構變形、部件位移等進行監(jiān)測,也常采用非接觸式位移傳感器。
-
接觸式位移傳感器:廣泛應用于對測量精度要求不是極高、測量范圍較大、成本控制較為嚴格的場合。例如,在普通機床的工作臺位移測量中,使用電位器式等接觸式位移傳感器可以滿足基本的定位精度要求;在建筑施工中的水準儀、經緯儀等測量儀器中,也會采用接觸式位移傳感器來測量角度和位移,實現對建筑物的水平度、垂直度等參數的測量。